農藥藥理與應用─殺菌劑(第二版)
編者序

  本農藥藥理與應用系列專著的編撰,主要設想在提供植物醫師培訓過程農藥處方應用專業養成之需。藥理學為醫師行醫必得嫻熟的專業技能,醫師臨床(clinic) 看病除了必須能確診、對症處方(prescription) 用藥,使病情療癒、健康回復,更需要關注用藥安全,避免不必要副作用的衍生。台灣作物病蟲草害的防治,長年以來栽培業者主要仰賴官方編撰的「植物保護手冊」所載經政府登記核可的農藥種類與應用方法,然在既無醫師、亦無藥師等專業的加持之下,業者也只能自力救濟,以致多年來農藥單位面積用量持續居高不下,農藥殘留嚴重危及生態甚至影響食安之案例層出不窮。有鑑於此,近年來學研界與農委會相關主管部門積極推動植物醫師制度的建立,冀能綴補作物病蟲害防治專業上長期以來一直欠缺的這塊短板。自105年農委會宣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為國家重要政策」以來,相關主管部門一直在努力推動植物醫師法的立法,各大學也在相關人才培育上積極投入,包括教學醫院的設立、各縣市實習植醫的配置等,軟硬體建設兼而有之,惜者,法案推動迄今仍停滯不前,面對防治用藥問題,業者所能獲得的專業指導多仍僅及於病因的確定,處置上通常只是建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擇合適的藥劑種類施用防治,真正關鍵的處方開立實務工作一直未能落實,以致農民用藥主要還是仰賴販賣業,此一現實狀況明白顯示栽培業者所迫切需要的處方用藥為植醫推動、尤其是人才培育上亟待努力的環節。藥理學乃處方用藥之根基,醫師處方用藥能否精準拿捏,端賴其對藥理學認知的熟捻。

  本殺菌劑篇第一版在2015年出版以來,承蒙相關產官學研各界的愛護支持,得以擠身台大、中興、嘉大、屏科大等四個農業生物科技相關大學,成為國內植物醫學人才培育教育訓練課程的輔助工具,感激之餘壓力隨之而來,誠恐個人所學歷練有限倉促擬就的內容,力有未逮疏漏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有違大家對植物醫學專業處方人才培育之期待,殺菌劑篇出版後,20162019相繼完成殺蟲劑篇、除草劑篇的編撰,隨即回頭重行審視整個殺菌劑篇內容,逐一檢討既有討論內涵並竭盡所能著手補強。本殺菌劑篇第二版依舊分為緒言、各論與抗藥性管理/合理化應用等三章,緒言部分除了原本有關殺菌劑重要性、發展沿革與新藥發展趨勢的論述,有鑑於處方用藥除了需要懂藥理,更需要熟捻諸多病媒的生物屬性,新版另增篇幅針對重要病原真菌/類真菌/細菌等主要用藥標靶,概要敘述個別有關分類群歸屬及危害特性,以方便處方派藥之參閱。佔最大篇幅的第二章重要藥劑各論為與第一版相較變動最大的部分,內容主要依據殺菌劑抗藥性行動委員會 (Fungicide Resistance Acting Committee, FRAC) 2020年所公告新版殺菌劑作用機制分類系統為架構,按個別對病原菌致病作用之影響,包括核酸代謝、細胞骨架與馬達蛋白、呼吸作用、胺基酸與蛋白質生合成、信息傳導、脂質生合成或運送/膜完整性或功能、膜結構組成固醇類生合成、細胞壁生合成、細胞壁黑色素生合成、寄主植物防衛反應誘發、多點作用藥劑、多點作用生物製劑以及未歸類藥劑等,FRAC將已知殺菌劑分為14大類,並依序以英文字母ABCDEFGHIPMBMNC作為對應編碼。就公告表列各類別藥劑/生物製劑種類,本書除了逐一討論適用標靶病原譜域範圍、影響標靶病原致病作用有關的生理生化藥理機制、適用作物對象、適用時機、應用方法、對非標靶生物與環境可能之影響、以及抗藥性發生原因與因應對策等,以提供植物醫護相關從業人員在臨床診療上藥劑處方開立之參考;基於藥理機制的透徹了解,不但關乎藥效的發揮,更是確保食安以及維護環境生態與施藥者安全上所輕忽不得的專業基礎,藥物開發的原始初衷常是為了解決病害的問題,然既是藥物,副作用在所難免,應用上如何恰如其分以趨吉避凶,端賴吾人對藥性的瞭解,是以不論是既有藥物的應用或是新藥的開發,藥理機制的釐清近年來一直為藥物管理上全球關注的首要重點。進入新世紀以來,拜生命科學各領域生物技術精進發展之賜,殺菌劑藥理學研究上對於藥物與標靶分子間的交互作用關係已越來越能掌握,此不僅讓新藥的開發有明確的方向脈絡可循,也讓吾人得以認知藥物對包括人類在內非標靶生物可能的潛在風險,並在實務應用上思考妥為因應之道;故而針對上述各類別藥劑作用機制,本書中特酌增篇幅,逐一闡述解析相關之學理新知,希望有助於植物醫護人員養成過程藥理學基礎的強化,使在處方應用上精準確效之餘,更能盡量降低/避免藥物應用之風險。第三章抗藥性管理與合理化應用部分,除了原本抗藥性有關遺傳特質、藥劑/病原屬性、栽培管理誘因、作用機制等的討論,本書中並以國際上問題發生相對嚴重的灰黴病為例,討論近年來在病害管理上至為棘手的多重抗藥性問題,以及可能的因應策略。另外居於追求藥效之餘更需兼顧用藥安全之理念,並以免賴得的生殖毒官司風波為例,由藥理學觀點闡述副作用發生的因果關係及嚴重性,至盼藉由藥理學內涵的充實強調,藥物的合理化專業應用得以落實,類似的憾事悲劇也不再發生。

  本書涵蓋殺菌劑(包括生物製劑)總計約259種,討論內容編排大體上按照20206FRAC所更新公告之殺菌劑作用機制分類表Fungicides sorted by mode of action Code List(包括FRAC 編碼系統Code numbering)條列順序,各藥劑重要特性則主要取材自2015 BCPC (British Crops Production Council) 所出版、J. A. Turner 所編著A World Compendium-The Pesticide Manual-17版(總計1357頁)之登載內容。有關作用機制部分之討論則主要參考1998年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出版、由Copping, L. G.Hewitt, H. G. 所編著之「作物保護劑化學與作用機制 Chemistry and mode of action of crop protection agents」,以及散見於期刊/專著之各作用機制類別藥劑相關研究與評論 (review) 報告。就所涵蓋各藥劑,本書中除討論其個別理化特性與發揮活性有關的學理基礎作用機制,更逐一闡述已知的適用作物對象以及可茲防治的病原種類與單位面積用量範圍等。其中各藥劑的毒性部分僅載入LD50數據供參考,除非另外標示(例如雄鼠male rats或兔子rabbits),所顯示概為以大鼠做測試所獲得之口服急毒性劑量,單位為mg/kg。至於已知的適用作物對象以及可茲防治的病原種類與單位面積用量範圍等資訊則為The Pesticide Manual書中所登載,主要為歐、美與日本等先進農藥科技大國的應用情況,其中單位面積用量範圍主要以每公頃用量表示。另外有鑑於單點作用機制藥劑的應用已成為當前與未來之顯學,混合製劑的應用也已然為強化病害防治效果及避免抗藥性發生的熱門用藥趨勢,本書中亦將個別藥劑已知添加混合藥劑種類資料納入討論內容,以供植物醫師處方用藥之參考。最後必須特別提醒的是,這些討論內容主要係供植物醫師的專業養成教育訓練所需,及產學研界植物保護相關同仁病害綜合管理業務執行上之參考,國內農業栽培上病害管理防治田間用藥仍務必按植物保護手冊所登載可推薦藥劑與應用方法施作,以免衍生農藥殘留與違規用藥等問題。

  食安問題為邁入新世紀以來全球性受到高度重視之議題,農藥殘留影響食安甚鉅,然為求免於眾多病蟲害的危害肆虐,農藥的應用卻又是確保農業生產糧食品質與產量所不可或缺,為兼顧農業生產與食的安全,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農藥與相關應用生物科技發展也隨之日新月異。本書主要嘗試由藥理學 (pharmacology) 專業角度切入整合殺菌劑在農業上之應用性,除了討論各不同作用機制歸類藥劑個別對不同分類群病原菌以及不同作物群之實際應用性,更進而闡述如何經由藥劑之交替或混合搭配以及施用方法與時機的最佳化,以達到專業處方應用、確保農產品品質與產量、減少農藥殘留與生態環境污染、確保食品安全與國民健康福祉等終極理想目標。植物醫學領域浩瀚廣闊,個人所學有限,勉力完成本書之編撰,旨在拋磚引玉,至盼其對國內植物醫師專門職業養成教育,以及農企業栽培管理業務執行上病蟲害綜合管理專業養成訓練有所裨益。一旦可以熟習各種藥劑之藥理與適用範圍,配合植物保護手冊所登錄可推薦用藥資料的應用,相信栽培業者在用藥選擇上可以有明確的學理依據,植物保護相關研究、推廣從業人員與農政官員在業務執行上甚至政策研擬推動上,也有助於切中並深入問題、並與國際接軌。一旦植物醫護業務得以制度化步上正軌,則農業生產與食安兼顧、全體國民健康福祉之確保均得以水到渠成。

誌謝

 

本系列專著的編撰完成,首先必須感謝昔日大學同窗摯友葉瑩博士長年以來在植物保護領域共事過程不斷的敦促與鼓舞,在其擔任農科院院長任內大力支持下與中興大學合辦開設的「農藥藥理與應用」師資培育課程,乃臨門一腳催生此系列專著的關鍵動力。同時必須感謝的還有家人在這長時段編撰過程中的容忍,讓我得以即在退休後仍能心無旁鶩的待在辦公室坐享遨遊書海/孵育靈感之趣。另外必須特別感謝的是最後文稿完成階段前研究室同仁楊尚書與邱燕欣分別於個別藥劑化學結構式電腦繪製以及相關作用機制解說圖電腦彩繪上專業的大力協助。感恩!感謝大家!

 

曾德賜 謹識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