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分子遺傳學(Human molecular genetics,3/e)
序言

遺傳學是一個發展已久的學科。通常我們認為遺傳學研究體系源自孟德爾(以及那些種植在修道院後小菜園中的豌豆苗);然而事實上「遺傳」這個現象很早便被察覺到,只是都用一些不精確的語句表達其概念,像是「龍生龍、鳳生鳳」、「Like father, like son」,以及其他在農業、畜牧的繁殖、育種操作上的經驗法則等。在顯微鏡學技術與細胞學說之後,研究者推衍染色體與遺傳性狀的關連性,開始瞭解「基因」的運作方式。到了二十世紀,隨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與技術突飛猛進,人類終於了解到遺傳的本質,原來是來自那些看似簡單卻又龐大複雜的核酸分子,這些核酸分子以蛋白質或是其他核酸分子的形式來執行其功能。

而在跨入二十一世紀之際,人類基因體計畫與其他同時期所進行的各物種基因體計畫,可謂是為新時代的遺傳學揭開序幕。基因體計畫的目標遠大,而計畫本身的推展過程,也使得生物學再度歷經一次大革命。然而,知道基因體的完整序列組成,並不代表我們已經了解基因體如何依照其內涵資訊,來建構一個完整的生物體。甚至於,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並不知道決定某個表型的基因何在,也不能憑基因序列就判知表型特徵。然而,現在的「未知」並不是永遠的無知,在全世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解開這些未知之謎似乎是指日可待的。

「人類分子遺傳學」第三版的修訂,是在所謂的「後基因體時代」完成的,其中有部分章節甚至是完全重新編寫的內容。本書的涵蓋面非常廣泛,但又不失其細微奧妙,豐富的基礎學理加上當代的觀念與技術,可謂經典之作。誠如作者 Dr. Strachan 與 Dr. Read 所言,「人類分子遺傳學」一書所著重的,是在於原理、法則,而不是細節與記誦內容,非常適合做為授課的教科書,或是案頭參考書籍。書中有豐富的插圖,將複雜的觀念或現象具體呈現,也有一些研究者苦中作樂的小小幽默穿插其中,令人莞爾。

在本書譯作期間雖然倍感壓力,卻仍能時時感受到知識的洗禮。另外也要藉此篇幅,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翻譯與校閱的朋友們(請參閱譯校人員表列),有你們投入專業與熱情,挑燈夜戰,才有這本譯作的問世。還要感謝藝軒出版社工作人員的耐心等候,當我們看到排版近乎完美的檔案時,幾乎是要熱淚盈眶。本書內容層面廣博,譯者才學有限,難免有所疏漏,尚請不吝指正。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對您在這方面的知識與學習,有所助益,這是我們翻譯此書最原始的動機,也是我們最大的心願。(陳淑華,李玲慧,黃曉薇,林介華,林仲彥)

關閉窗口